欢迎光临,有需要请联系站长!
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?
立即关注 超新尔雅学习通微信公众号,轻松解决学习难题!
作业辅导
扫码关注
论文指导
轻松解决学习难题!
机器人机构学 - 第二次过程性考核作业(占总成绩 国家开放大学 15%)
课程名称:机器人机构学 发布教师:张林 作业来源:第四学习单元 机器人的逆运动学 作业满分:100.0分 发布时间:2025-07-06 作业要求:利用第三和第四单元知识完成作业
单选题
1. 正运动学方程 描述的是 (分值:2.0分)
A. 关节力矩传递
B. 坐标系从基座到末端的变换链
C. 能量守恒关系
D. 动力学递归计算
2. 在D-H参数法中,哪个参数描述了关节的旋转或平移? (分值:2.0分)
A. a i
B. d i
C. α i
成人学历D. θ i
3. 在一个六自由度机械臂的逆运动学 广东开放大学 问题中,假设有9个旋转矩阵方程和3个位置方程,那么实际有多少个独立方程? (分值:2.0分)
A. 12
B. 9
C. 3
D. 6
4. 下列哪项不属于逆运动学多解问题的选解标准? (分值:2.0分)
A. 最短行程
B. 最大能量
C. 最小能量
D. 关节变化加权最小
5. 在改进的D-H参数法中,连杆坐标系的Z轴方向应该与什么保持一致? (分值:2.0分)
A. 关节轴线
B. 连杆长度方向
C. 公垂线方向
D. 末端执行器方向
6. 下列哪项不属于运动学的研究范畴? (分值:2.0分)
A. 末端执行器的空间轨迹
B. 关节速度与末端速度的映射
C. 关节电机的电流控制
D. 工作空间边界分析
7. 机器人运动学的核心任务是研究: (分值:2.0分) 渝粤题库 p>
A. 力与运动的动态关系
B. 关节驱动器的能量消耗
C. 关节驱动器的能量消耗
D. 传感器信号处理
8. 在D-H模型中,坐标系 { i }的原点位于: (分值:2.0分)
A. 关节 i 的中心
B. 关节 i +1 轴线与公垂线交点
C. 连杆 i 质心
D. 末端执行器
9. PIEPER准则能简化求解的关键是: (分值:2.0分)
A. 忽略姿态约束
B. 分离位置与姿态方程
C. 减少自由度
D. 线性化方程
10. 对于3自由度平面机械臂,工作空间形状是: (分值:2.0分)
A. 球体
B. 圆环区域
C. 立方体
D. 无限平面
11. D-H参数中的连杆长度 a i 是指: (分值:2.0分)
A. 相邻关节轴线的距离
B. 沿 x i 轴从 z i −1 到 z i 的距离
C. 连杆的实际物理长度
D. 关节偏移量
12. 以下哪种方法属于逆运动学的数值解法? (分值:2.0分)
A. 几何投影法
B. 代数消元法
C. 牛顿-拉夫森迭代法
D. 三角变换法
13. 以下哪项不是逆运动学解析解法的优点? (分值:2.0分)
A. 计算速度快
B. 结果精确
C. 适用于任意结构机器人
D. 实时性好
14. 对于6自由度串联机械臂,逆运动学解析解存在的前提是: (分值:2.0分)
A. 前三关节为移动关节
B. 满足PIEPER准则(如三轴相交或平行)
C. 所有关节均为旋转关节
D. 末端姿态固定
15. 机器人正运动学的作用是: (分值:2.0分)
A. 根据关节角求解末端位姿
B. 根据关节变量计算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姿
C. 根据末端位姿反求关节角
D. 优化轨迹规划
填空题
1. 在D-H参数法中,中间连杆坐标系的Z轴方向与 _____ 方向一致,而X轴方向与 _____ 方向一致。 (分值:4.0分)
2. D-H参数法中,连杆坐标系的建立顺序通常是先建立中间连杆坐标系,再建立基坐标系和末端连杆坐标系。对于具有n个关节的机器人,需要建立 _____ 个连杆坐标系 (分值:2.0分)
3. D-H参数法中,改进的D-H方法将连杆坐标系建立在前向关节上,这种坐标系又称为 _____ (分值:2.0分)
4. 逆运动学的解可能具有 _____ 和 _____ 两大特征 (分值: 渝粤教育 4.0分)
5. PUMA机器人典型逆解数量是 _____ 组 (分值:2.0分)
6. 若机器人关节数大于任务自由度,称为 _____ 渝粤文库 (分值:2.0分)
7. 逆运动学问题中,若机器人末端具有的齐次变换矩阵,则前三关节控制 _____ ,后三关节控制 _____ 。 (分值:4.0分)
简答题/计算题
1. 如图所示,平面3R机械臂( l 1 =1m, l 2 =0.8m, l 3 =0.5m),关节角 θ1=0 ∘ , θ2=60∘, θ3=−30 ∘ ,请建立D-H参数表。 (分值:10.0分)
2. 如图所示,平面2R机械臂( l 1 = l 2 =1m),目标位置 ( x , y )=(0.5,1.2)。 求: (1) 推导 θ 2 的闭式解 (2) 推导 θ 1 的表达式 (3) 计算所有可能解 (分值:10.0分)
3. 平面3R机械臂( l 1 =1m, l 2 =0.8m, l 3 =0.5m),目标位置 ( x , y )=(2.0,0.5)。 (分值:10.0分)
4. 简述机器人正运动学与逆运动学的关系,并说明为什么正运动学通常比逆运动学更容易求解。 (分值:10.0分)
5. 为什么在D-H参数法中,连杆坐标系的原点选择会影响运动学建模的准确性? (分值:10.0分)